【開館時間】週三~週日9:00-17:00 (週一、二休館)
【聯絡電話】02-2808-2995 【電子郵件】mangrove20110301@gmail.com

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

相思樹



相思樹
學名Acacia confusa,含羞草科
俗名:相思仔、洋桂花、香絲樹、栲樹


產於台灣恆春半島一帶的丘陵地,喜性陽光,根系發達,
耐風耐旱,且生長快速,
最佳的水土保持及綠化的先驅樹種,
在台灣全島各山丘大量栽植。
相思樹這一屬的植物分佈由澳洲一直到台灣,
都生長在很乾旱的地區。
一般所見相思樹的葉其實是假葉,其葉子已退化,
改由葉柄變形而成的假葉來進行光合作用,
真正的葉只有在8-9月間,種子發芽後第一片長出的葉子
才呈現豆科植物特有的羽狀複葉。
為何如此呢?原來這是相思樹為減少水分的蒸發,
使自己能適應乾旱和貧瘠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性。
相思樹木材堅實沈重,
在早年主要的利用是取枝幹拿來當柴燒,
是良好的薪炭柴,亦可用來做礦坑支柱,
全省各地都有許多造林地。
樹皮含單寧,可作為褐色染料,稱為相思染。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樟樹

樟樹,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,樟科
俗名:樟、芳樟、油樟、鳥樟、山鳥樟、栳樟

分部大陸長江以南至台灣、日本、琉球和馬來西亞等。
樟樹在植物界算是長壽家族的一員,
在台灣眾多的「巨木」、「大樹公」裡,便有多株是樟樹,
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的樟樹大神木,
樹齡更高達一千五百歲以上。
樟樹全樹均具樟腦味,能吸收噪音及灰塵,
可營造出理想的森林浴空間,
是作為綠美化、園林樹、行道樹或防風林之最佳樹種。
樟樹木材性質甚佳,材質細緻,紋理均勻優美,
不僅有芳香的氣味,更不易腐朽,可供作建材、家具、
箱櫃、雕刻、農具、裝飾、印章、樂器等用途使用。


欖李

欖李,學名Lumnitzera racemosa
使君子科

常綠小喬木,樹皮褐色粗糙。
葉互生或叢生枝端,肉質,倒卵形,
基部楔形,先端圓型略凹陷,全緣或具波狀小齒。
穗狀花序,腋生;花被片五,白色,長橢圓形。
核果,長橢圓形;外果皮具厚纖維質,
有助果實漂浮水面傳播,蕚宿存
本種之果實不具有胎生現象,
其氣根長以屈膝根形狀產生,露出於地面。
花期約在5-7月間,是最佳蜜源植物,
也是耐鹽性最強的紅樹林植物。
台灣只分布於台南縣市之鹽溼地區、堤岸及溝渠邊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
紅海欖

紅海欖,學名Rhizophora stylosa Griffith,紅樹科

常綠小喬木,樹皮灰褐而光滑;有落葉遺痕。
葉革質,對生,卵形或橢圓形,葉面光滑,全緣,
基部及先端均為鈍形,先端具有芒間凸起。
聚繖花序,花黃白色,無花梗,腋生;
花萼四裂片,花被片四枚,花期約在4-6月間。
果實圓錐狀,具宿存萼片,胎生苗至隔年6-8月間成熟。
其與水筆仔同具有胎生現象,胎生苗長約25-35公分,
成熟胚軸外表由綠轉深褐色且具有突起皮孔。
紅海欖是台灣最典型的熱帶紅樹林植物,
極具有海岸綠化及觀賞之價值,
也是台灣現存紅樹林植物中數量最少的種類,
只剩約一千餘株的成株,零星分布於嘉義、台南、高雄沿海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

 攝影:陳國章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海茄苳

海茄苳
學名Avicennia marina,馬鞭草科

常綠喬木,高可達10公尺,胸徑可達40公分;
樹皮灰白色,常做痂片狀剝離,嫩枝有毛。
葉對生,革質,闊橢圓形,先端圓鈍,基部銳形,全緣。
花黃綠色,聚繖花序,無花梗,
常數朵簇生於枝之頂端;雄蕊四枚。
花期約在每年5-7月間。朔果闊橢圓形,
扁平,程灰綠色轉黃綠色,具短柔毛;
果實約在每年10-11月間成熟。
為台灣目前分佈最廣、數量最多的紅樹林植物,
北起新竹紅毛港南至屏東大鵬灣的西海岸,皆有間歇狀分布,
本種主要特徵為,圍繞生長在莖幹四周,
由地下橫走的地下根系垂直向上發展,
並自土中伸出與空氣接觸的"棒狀呼吸根"。
本種又名茄萣樹,且又因樹皮為灰白色,
在中國大陸稱之為「白骨壤」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。

攝影:陳國章 

攝影:陳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