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開館時間】週三~週日9:00-17:00 (週一、二休館)
【聯絡電話】02-2808-2995 【電子郵件】mangrove20110301@gmail.com

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

紅樹林生態教育館「紅樹林紙雕樂」親子DIY體驗活動時間表

紅樹林生態教育館「紅樹林紙雕樂」DIY體驗活動時間表

主辦單位: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
協辦單位: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

活動人數:

每梯次20位國小學童(不含家長),共舉辦8梯次,全程3小時,

現場報名方式進行,額滿為止,快點轉告親友這個好消息喔。

日期:1019-11月每周六下午100

          (9/2910/610/1310/2010/2711/311/1011/17)

活動對象:全台之國民小學1-6年級學童及家長,為免費的推廣教育活動。

每梯次活動流程:

13101320  報到
13201340  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影片欣賞(20分鐘)
13401440  戶外生態導覽-紅樹林木棧道
14401530  DIY(紙雕,志工2)
15301600  作品及心得分享
160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活動結束

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紅樹林生態教育館「紅樹林紙雕樂」親子DIY體驗活動

紅樹林生態教育館「紅樹林紙雕樂」親子DIY體驗活動
    
 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訂10-11月份假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辦理8梯次「紅樹林紙雕樂」親子DIY體驗活動,邀請國小1-6年級學童及家長,一起來瞭解紅樹林生態系之生物,經由親自組裝螃蟹、鳥類及植物生態立體紙雕,瞭解紅樹林生物美麗又有趣的故事。
    身處在忙碌交錯的都會區中,淡水河紅樹林生態小徑是一塊最安靜卻又熱鬧非凡的自然體驗場域,豐富的生態總是讓來此的遊客驚嘆,在這個場域內常可見到的水筆仔、彈塗魚、招潮蟹及小白鷺等生態四寶。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將邀請國小1-6年級學童及家長們一起製作紅樹林四寶生態立體紙雕,使民眾更加瞭解紅樹林的生態與體驗動手DIY的樂趣,進而推廣自然保育的觀念。本活動為免費參加,參加對象為一至六年級國小學童及家長,本活動於10-11月份週六下午,舉辦8梯次,每梯次20個學童名額,活動時間約3小時。活動採現場報名,相關活動辦理日期及細節歡迎至紅樹林生態教育館部落格(http://mangrove20110301.blogspot.com,或以電話(022808-2995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洽詢。


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

中秋月圓憶太平暨社區林業成果展


中秋月圓憶太平暨社區林業成果展

中秋月圓憶太平暨社區林業成果展
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訂於101年9月23日(星期日)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假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辦理「中秋月圓憶太平暨社區林業成果展」,邀請曾經在羅東林場退休的員工回娘家共襄盛舉外,也歡迎民眾前往參加,觀賞活動表演、社區林業成果展示,也可以現場報名四個展示館闖關、社區林業DIY活動,見證羅東林管處籌辦之精彩內容及一睹森林經營成果。
林務局自91年開始推動社區林業計畫至今,為社區凝聚保育共識,墊下基礎外,也帶來有形及無形之效益,因此,活動開幕將介紹羅東林管處多年積極輔導之泰雅原民部落「崙埤」豐富成果作為開場後,接續由東岳及朝陽社區用熱鬧表演詮釋在地文化意涵來登場,並安排重現森林火車行駛、以舞台劇方式演出林業歷史隨時間之轉型、林場老員工分享經驗及回憶,一段一段鋪陳出林業之古往今來。為了讓民眾有更深切的體驗,在文化園區內森產館、森活館、森動館、竹探館設計了闖關遊戲,提供民眾現場報名參加,彷彿進入林業時光機。
「林業走出去、民眾走進來」理念,已推動十年有餘之「社區林業計畫成果」,林管處將從合作過之之105個社區中,特邀14個社區,除設置靜態展示攤位,秀出林業與社區如何完美合作,擦出保育共識新契機外,並提供黑面琵鷺吸管編織、漁網編織、紅樹林立體紙雕、蘭陽保育大富翁等DIY親身體驗;以紮根教育為前提下,林管處近年來成立之「自然教育中心」及「員山生態教育館」如何與學校、社區、民眾、機關團體,透過環境教育之方式,創造人與森林對話的平台,展現具體成果,從而一窺林業之蛻變與轉型,同時傳遞自然與人類依存共生之密不可分的意涵。

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

紅樹林生態步道開放

大家好

原因整修封閉的紅樹林生態步道已整修完畢,即日起正式開放

請各位舊雨新知多多利用


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敬啟

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

杜虹花




杜虹花,學名Callicarpa formosana,馬鞭草科

別名:粗糠仔、毛將軍、大丁黃、台灣紫珠、白粗糠仔、白粗糠樹、
粗糠樹、黃襖婆、燈黃、山檳榔、螃蟹花(因其開花有如螃蟹吐的白沫而得名)

常綠性灌木,小枝、葉及花序密被星狀毛,
葉對生,卵形至長橢圓形,葉緣鋸齒,
花粉紅色,聚繖花序,
果實為球形,漿質核果,成熟時為紫色。

 攝影:陳國章
花為粉紅色

攝影:陳國章
杜虹花的果實為紫色,故又名紫珠。

苦楝

苦楝,學名Melia azedarach,楝科

俗名:苦苓、苦苓仔、楝樹、金鈴子、紫花樹、春耕花

分布於中國大陸、韓國、日本、琉球、印度。
台灣本島普遍產於低海拔山麓及平野。
苦楝是台灣最普遍的鄉間原生植物之一,
因為名稱中帶著苦字,而且聽起來與台語的「可憐」相似,
所以一般人不太能接受苦楝種植在自己家門前或庭院。
由於環境適應能力很強,生長迅速,
耐熱、耐耐風、耐旱、耐貧瘠、耐鹼、抗污染,
加上樹形優美,樹冠開展,一般用作公園綠化及行道樹。
木材紋理美觀,材質良好,供製作家具、做成板凳、
箱櫃或製成棺材板,也可削來當陀螺。


攝影:陳國章 
苦楝的花是紫色,所以又稱紫花樹

攝影:陳國章 
苦楝的果實,整顆結實纍纍,
遠遠看像一串串黃色的風鈴,所以又稱金鈴子

攝影:陳國章
苦楝結果枝條

朴樹

朴樹,學名Celtis sinensis,榆科
別名:沙朴、朴仔樹。

台灣平地山麓及中南半島、華南。
落葉大喬木,幼枝密生有毛。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,先端鈍或銳形,
葉基略楔形,不對稱或略歪斜,長5~9 cm,
葉緣粗鋸齒,3行脈,葉表平滑,葉背脈上略有毛。
花單生新枝之葉腋,花被片4或5片。
核果球形,徑4~7 mm,熟時橙黃色。
常被用於庭園樹種。


 攝影:陳國章
開花

攝影:陳國章 
葉基歪斜,果實成熟為澄黃色

攝影:陳國章
葉背的葉脈明顯

構樹

構樹
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,桑科
俗名:鹿仔樹、奶樹、噹噹樹、鼓漿樹、鈔票樹


分布在中國、日本、馬來西亞及太平洋島嶼一帶。
構樹為陽性的先驅物種,台灣常見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地。
樹皮纖維為製作宣紙、棉紙及鈔票用紙之優良材料,
過去也有原住民拿來做成樹皮製成衣服穿;
也可供為牛、羊、鹿之飼料,故又名「鹿仔樹」。
雌雄異株,三至四月開花,雄花葇荑花序長穗狀,白綠色;
雌花頭狀花序,球形。聚合果球形,肉質,六至七月成熟,成熟時橘紅色。
成熟果實可生食,也可製成果醬或泡成果酒。
葉樹皮根果實種子等皆可入藥,可謂全株均是寶。

攝影:陳國章
白綠色的雄花,是長穗狀的葇荑花序

 攝影:陳國章
雌花為球形,成熟為橘紅色

攝影:陳國章
構樹果實為球形聚合果,
果實成熟時期會有許多鳥類及蝶類前來覓食

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

血桐

血桐
學名Macaranga tanarius,大戟科
俗名:大冇樹、饅頭果、橙桐、面頭果、流血樹、鹿兒草

血桐的葉柄長在葉背的中央,葉面都會朝外生長,
面對陽光來的方向,由外觀之,就像是面對許多盾牌一樣。
盾狀葉可改變方向接受不同角度的光,因此血桐的樹冠常濃密且透光率低。
血桐的葉脈常常會含一種紅色的色素,使葉脈看起來紅紅的,
就像人的血管一樣,因此叫做血桐。其樹幹或枝條被砍斷後,
樹幹中心的髓部會流出初為透明後呈血紅色的汁液,所以又稱之為「流血樹」。
血桐生長快速,具有蔽蔭及綠化、觀賞等價值。
木材鬆散輕軟,可供建築及製造箱板使用;
樹皮及葉的粉末可充當防腐劑,樹葉可當羊、牛或鹿的飼草,莖皮纖維可製繩索。

 血桐開花


血桐葉子為盾狀葉

黃槿

黃槿
學名Hibiscus tiliaceus,錦葵科
俗名:粿葉樹、鹽水面頭果、糕仔樹、河麻、萬年木

分布菲律賓、太平洋諸島、南洋群島、印度到台灣的沿海地區。
黃槿是非常陽性的樹種,生命力很強,生長也很快速,
屬於海岸植物的一種,比一般的植物更能忍受含鹽霧的海風,
也可生長在乾旱含鹽的土地上,因此常被拿來做海岸防風、定砂之用。
花瓣黃色,花心暗紅色,蒴果球形至卵形,
蒴果木質外被絨毛,蒴果中含有許多小型的種子。
帶點香氣的葉片,是早期沿海居民拿來店於糕粿用以蒸煮天然襯墊材料;
所以又叫做粿葉樹;它的葉子也是以前海邊居民常用的衛生紙。
樹皮可製繩索,鮮嫩的花朵,沾些麵糊油炸,是一道可口的美食。
攝影:陳國章 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
小葉桑




小葉桑,學名Morus australis,桑科
俗稱:桑樹、蠶仔樹、鹽桑仔

落葉性大灌木或喬木。葉互生,具柄;葉片卵圓形或寬卵形,
7~15cm,寬5~12cm,先端尖或長尖,基部近心形。
花雌雄異株,雄花為下垂的葇夷花序,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,
果實為多花聚合果,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,
普通稱它為 「桑葚」,可生食。

葉子

開花

 開花時的全株模樣

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

相思樹



相思樹
學名Acacia confusa,含羞草科
俗名:相思仔、洋桂花、香絲樹、栲樹


產於台灣恆春半島一帶的丘陵地,喜性陽光,根系發達,
耐風耐旱,且生長快速,
最佳的水土保持及綠化的先驅樹種,
在台灣全島各山丘大量栽植。
相思樹這一屬的植物分佈由澳洲一直到台灣,
都生長在很乾旱的地區。
一般所見相思樹的葉其實是假葉,其葉子已退化,
改由葉柄變形而成的假葉來進行光合作用,
真正的葉只有在8-9月間,種子發芽後第一片長出的葉子
才呈現豆科植物特有的羽狀複葉。
為何如此呢?原來這是相思樹為減少水分的蒸發,
使自己能適應乾旱和貧瘠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性。
相思樹木材堅實沈重,
在早年主要的利用是取枝幹拿來當柴燒,
是良好的薪炭柴,亦可用來做礦坑支柱,
全省各地都有許多造林地。
樹皮含單寧,可作為褐色染料,稱為相思染。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樟樹

樟樹,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,樟科
俗名:樟、芳樟、油樟、鳥樟、山鳥樟、栳樟

分部大陸長江以南至台灣、日本、琉球和馬來西亞等。
樟樹在植物界算是長壽家族的一員,
在台灣眾多的「巨木」、「大樹公」裡,便有多株是樟樹,
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的樟樹大神木,
樹齡更高達一千五百歲以上。
樟樹全樹均具樟腦味,能吸收噪音及灰塵,
可營造出理想的森林浴空間,
是作為綠美化、園林樹、行道樹或防風林之最佳樹種。
樟樹木材性質甚佳,材質細緻,紋理均勻優美,
不僅有芳香的氣味,更不易腐朽,可供作建材、家具、
箱櫃、雕刻、農具、裝飾、印章、樂器等用途使用。


欖李

欖李,學名Lumnitzera racemosa
使君子科

常綠小喬木,樹皮褐色粗糙。
葉互生或叢生枝端,肉質,倒卵形,
基部楔形,先端圓型略凹陷,全緣或具波狀小齒。
穗狀花序,腋生;花被片五,白色,長橢圓形。
核果,長橢圓形;外果皮具厚纖維質,
有助果實漂浮水面傳播,蕚宿存
本種之果實不具有胎生現象,
其氣根長以屈膝根形狀產生,露出於地面。
花期約在5-7月間,是最佳蜜源植物,
也是耐鹽性最強的紅樹林植物。
台灣只分布於台南縣市之鹽溼地區、堤岸及溝渠邊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
紅海欖

紅海欖,學名Rhizophora stylosa Griffith,紅樹科

常綠小喬木,樹皮灰褐而光滑;有落葉遺痕。
葉革質,對生,卵形或橢圓形,葉面光滑,全緣,
基部及先端均為鈍形,先端具有芒間凸起。
聚繖花序,花黃白色,無花梗,腋生;
花萼四裂片,花被片四枚,花期約在4-6月間。
果實圓錐狀,具宿存萼片,胎生苗至隔年6-8月間成熟。
其與水筆仔同具有胎生現象,胎生苗長約25-35公分,
成熟胚軸外表由綠轉深褐色且具有突起皮孔。
紅海欖是台灣最典型的熱帶紅樹林植物,
極具有海岸綠化及觀賞之價值,
也是台灣現存紅樹林植物中數量最少的種類,
只剩約一千餘株的成株,零星分布於嘉義、台南、高雄沿海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

 攝影:陳國章

 攝影:陳國章

攝影:陳國章

海茄苳

海茄苳
學名Avicennia marina,馬鞭草科

常綠喬木,高可達10公尺,胸徑可達40公分;
樹皮灰白色,常做痂片狀剝離,嫩枝有毛。
葉對生,革質,闊橢圓形,先端圓鈍,基部銳形,全緣。
花黃綠色,聚繖花序,無花梗,
常數朵簇生於枝之頂端;雄蕊四枚。
花期約在每年5-7月間。朔果闊橢圓形,
扁平,程灰綠色轉黃綠色,具短柔毛;
果實約在每年10-11月間成熟。
為台灣目前分佈最廣、數量最多的紅樹林植物,
北起新竹紅毛港南至屏東大鵬灣的西海岸,皆有間歇狀分布,
本種主要特徵為,圍繞生長在莖幹四周,
由地下橫走的地下根系垂直向上發展,
並自土中伸出與空氣接觸的"棒狀呼吸根"。
本種又名茄萣樹,且又因樹皮為灰白色,
在中國大陸稱之為「白骨壤」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。

攝影:陳國章 

攝影:陳國章

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

水筆仔

水筆仔
學名Kandelia obovata,紅樹科

常綠小喬木,高可達5公尺,樹皮灰褐色。
葉對生,長橢圓形,先端鈍或微凹,厚革質,葉面富光澤。
聚繖花序,腋生,花瓣白色,五枚,花期約為每年5-8月
果實圓錐狀,長1.5-2.5公分;
胎生苗由每年12月起至隔年3月間大量成熟,
成熟的胎生苗尖端成紅褐色,胚軸長約15-20公分。
台灣的分布重心主要以台北淡水河流域,
包括關渡、竹圍、挖仔尾等河岸地區,
通常以純林的型態出現。
目前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面積共有76.41公頃,
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生育地。
節錄自「淡水河自然保留區解說手冊」。

 全株

5-8月開白色的花

 9月結果

12月到隔年3月,胎生苗大量成熟

2-4月胎生苗掉落,
順利的話就可以長成小苗